Search Results for '語文童樂'

「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舉辦線上家長教育講座

發佈 .

為了支援家長在幼兒語文學習上的需要,幫助父母在教室外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分別於11月下旬及12月上旬一連舉辦共五場線上家長教育講座。講座分為計劃學校專場和聯校專場,合共209位家長出席。 11月27日、12月4日及12月11日分別為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澳門浸信中學及聖善學校的專場。講座以「伴讀有法 — 親子『悅』讀有妙法」為主題,與家長探討孩子於「閱讀」上面對的挑戰及介紹親子伴讀的技巧。 是次系列家長講座首次增加聯校專場:兩場聯校專場於11月27日及12月4日兩個下午舉行,參與家長分別來自六間計劃學校,包括婦聯學校、勞校中學、聖善學校、澳門浸信中學、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和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講座以「說話有方 — 提升口語有良方」和「讀寫有備 ─ 朗讀書寫有趣味」為主題,分別探討幼兒在「說話」和「書寫」上面對的挑戰,以及家長能提供的協助。 講座中設有互動遊戲和即場實踐環節,縱使導師不能到現場,但線上家長和孩子的學習氣氛濃郁、表現踴躍。講座後設有延伸活動供家長參與,鼓勵家長學以致用,令孩子在「說話」、「閱讀」和「書寫」上更進一步。 「語文童樂計劃」由銀娛基金會資助、聖若瑟大學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推行。過去曾舉辦教師培訓、家長教育講座等活動,旨在語文發展方面支援學校、兒童及家長。

「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舉辦線上教師培訓課程「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單元三「支援課程調適有道」A班)。

發佈 .

為介紹「語文童樂」支援課程一系列的評估設計,協助教師利用評估調節教學,照顧學生個別差異,讓教師掌握評估、施教與調適的關係,提升教學成效,「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於9月11日舉辦線上教師培訓課程「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單元三「支援課程調適有道」A班),參與學員來自三間計劃學校幼稚園,分別是聖善學校、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及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合共三十三位教師完成培訓。 單元三共設兩個課節,第一節題目「支援課程的評估與調適」逐一講解「語文童樂」支援小組課程的評估機制和目的,例如根據甄別測試成績為學生分組;從課前及課後評估了解學生個別差異、檢視課程成效;從課節及主題評估監察學生學習進展、調節教學進度。 第二節題目「應用支架理念照顧差異」說明教師如何通過支架教學原理,構思語文及課節教學活動設計。期間,每組學員按獲編配的教學內容,演練施教流程,其中須注意因應小組學生的評估成績和個別差異,調適教學策略。隨後,導師即時回饋值得讚賞之處及提出優化建議,讓學員反思如何更有效照顧每位學生的學習需要。 「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教師培訓課程,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轄下教研人員發展處主辦,聖若瑟大學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項目「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協辦。單元四「支援課程研習有法」則暫擬於明年舉辦,詳情有待公佈。

「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舉辦線上教師培訓課程「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單元三「支援課程調適有道」B班)

發佈 .

繼9月上旬舉辦「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單元三「支援課程調適有道」A班),「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於10月21日舉辦了單元三「支援課程調適有道」B班,為澳門幼稚園教師介紹及提供優化語文教學成效的方法。 B班原訂於9月25日舉行,因應疫情防控措施,延至10月21日於線上補辦,參與學員來自三間計劃學校幼稚園,分別是婦聯學校、澳門浸信中學及勞校中學附屬幼稚園,合共六十七位教師完成培訓。培訓介紹了「語文童樂」支援課程的評估機制與調適策略,如何應用支架理念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期間,學員在線上進行分組討論和小組演練,並得到導師的即時回饋,學員均表示獲益良多。 教青局與題述課程由教青局及聖若瑟大學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合辦,已完成單元一至三,單元四「支援課程研習有法」將於明年舉辦,詳情有待公佈。  

「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項目)舉辦網上教師培訓課程「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單元二「支援課程教學有方」B班)

發佈 .

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轄下教研人員發展處主辦,聖若瑟大學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項目「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協辦的培訓活動,「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單元二「支援課程教學有方」B班),已於2021年8月28日順利完成。參與學員分別是澳門浸信中學及聖善學校的幼稚園教師,合共三十八位學員完成培訓。 鑑於近期澳門出現新冠肺炎個案,為有效控制疫情的傳播,舉辦機構和參與學校配合衛生局相關指引,取消課堂的面授部分,改為全面網上授課。計劃團隊和校方事前協商教師名單,並提前將培訓期間所需的教學資源,包括實物及電子教材分發給兩所學校,以便教師能及早預備。 雖然培訓通過線上形式進行,但無阻導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港澳導師學員不受地域限制,只需登入線上會議進行活動。「語文童樂」支援課程的教學,著重詳述三大教學範疇,分別是「語言理解」、「文字解碼先備能力」和「文字解碼」。導師逐一講授後,便進行分組討論環節,學員利用線上討論室功能,與同組學員共同商討教學活動設計內容。團隊導師和工作人員則分別進入十一個討論室,提供教學建議和技術支援。 討論完結後,所有人集中會議大廳,細心欣賞演練組別的學員,分工扮演教師和學生,演練負責的教學流程。即使學員處身不同環境,仍能打破空間局限,在鏡頭前呈現完美的教學活動編排,十分默契及合拍。每組演練後,團隊導師逐一回饋教學過程的優勝及需要留意的地方。導師之一的澳門浸信中學幼稚園部陳安琪主任,特別強調非常欣賞各組學員用心和認真的態度,同時亦提出值得參考的改進意見,期望每位教師的教學都能夠精益求精。 題述課程A班已於2021年7月17日以混合教學模式完成,而單元三「支援課程調適有道」將於9月11日及25日共設兩場舉行,授課形式需視乎防疫指引而定。

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項目「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 合作舉辦教師培訓課程「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單元二「支援課程教學有方」A班)

發佈 .

2021年7月17日,「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轄下教研人員發展處合辦培訓活動,「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單元二「支援課程教學有方」A班),地點位於聖若瑟大學青洲校舍鮑思高禮堂。 是場參與教師來自四間計劃學校,學員均已完成五月中旬舉辦的單元一培訓「支援課程起步有序」,包括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勞校中學附屬幼稚園、婦聯學校及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排名不分先後),合共六十二位教師通過視像及現場混合模式接受培訓。 「支援課程教學有方」共設兩課節,旨在介紹「語文童樂」支援小組課程的內容、課程特點、教材資源及教學流程,藉以提升教師對課程教學的掌握,為開辦支援小組的教學作好準備。三位香港團隊導師:計劃總監鄭佩芸教授、助理總監謝寶文女士及何詠詩女士,利用真實的支援小組教學情境及影片作為輔助媒介,由小組上課場地及環境設置、教具配套等硬件解釋,再逐項詳述支援課程的三大教學範疇,分別是「語言理解」、「文字解碼先備能力」和「文字解碼」,並分述說明每個範疇的語文元素和建議使用教具。 每個範疇內容講授後,學員需要進行教學活動演練,應用「語文童樂」支援課程的主題教具,即時設計教學流程,由組員分工負責演練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現場所見,演練過程非常精采,學員巧花心思自製精美教具,又善用提供的工具輔助教學,教學內容繪影繪聲。每次演練後,各組別完成自評和互評,互相吸取意見,取長補短。兩位澳門團隊導師:澳門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麥紫均,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李慧敏主任亦即時作出回饋和建議,優化教學質素。不少學員均表示演練環節有助增強教學技巧,有效為幼兒提供讀寫支援。 本課程內容另設B班(8月28日),而單元三「支援課程調適有道」預計於本年9月共設兩場舉行。

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項目「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 舉辦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

發佈 .

「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積極推動澳門早期語文教學發展,重視幼稚園教師教育。自2019年起,「語文童樂」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轄下教研人員發展處已合辦多場「幼兒教育專業發展基礎課程:幼兒的讀寫發展」,深受幼教界同工歡迎。2021-22年度,「語文童樂」與教研人員發展處及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繼續合作舉辦全新培訓活動,「幼兒教育專業發展進階課程:幼兒的讀寫支援」(共四個單元)。 2021年5月22日,率先完成單元一「支援課程起步有序」,地點位於聖若瑟大學青洲校舍的花地瑪百年顯現紀念堂。參與教師來自六間計劃學校,包括澳門浸信中學、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聖善學校、勞校中學附屬幼稚園、婦聯學校及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排名不分先後),合共一百零四位教師接受現場面授及即時遙距混合培訓,港澳導師團隊同步授課。 培訓開始前,由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總監高安雅教授致歡迎辭,她強調幼兒教育是學習路途的重要基礎,對日後的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因此及早支援有需要的學童,有助拉近差距。她讚揚「語文童樂」不僅為幼兒提升語文能力作出貢獻,也整合和發展以遊戲學習的互動教學模式。最後,她更祝願未來有更多學校加入「語文童樂」,並希望所有受訓教師將來能成為帶領計劃走到更遠的導師。 「支援課程起步有序」共設兩課節,第一節由計劃總監鄭佩芸教授和助理總監何詠詩女士,講解「語文童樂」支援課程的理念與設計,讓教師了解支援課程框架。澳門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麥紫均亦向教師展示支援課程多元的教材物資,包括字源卡、圖卡、語法小讀本等等,並簡述教學原理和使用方法。 第二節由助理總監謝寶文女士,解說甄別小組學生的測試及分組安排。教師即場進行中文讀字測試,模擬與學生實測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此外,兩間自2016年已加入計劃的先導學校分享經驗之談,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幼稚園李慧敏主任,與及澳門浸信中學幼稚園陳安琪主任,述說行政規劃及執行實施的安排。隨後,計劃學校亦進行分組討論環節,按各校情況考慮實務安排。 「語文童樂」將會持續為計劃學校提供相關培訓及優化教學資源,期望新學年各校能應用所學,順利起步支援課程。本課程單元二「支援課程教學有方」預計於7月17日及8月28日共設兩場舉行,另單元三及四預計於本年9月及明年4月舉辨。

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項目「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 舉辦幼兒教育專業發展課程

發佈 .

雖有疫情分隔,但無阻網上聯繫。2020年10月31日,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合作項目「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與教育暨青年局轄下教育資源中心,合辦教師培訓課程「幼兒教育專業發展課程:幼兒的讀寫發展 (2020-2021)」,活動於聖若瑟大學青洲校舍舉行。港澳導師和三十位學員打破地域界限,進行現場面授及即時遙距混合授課,一同探討和解構兒童語文教學的關鍵。 當日培訓共有兩節,第一節「導論」先由語文童樂計劃總監鄭佩芸教授在線上教學,利用簡便易記的口訣講解「幼兒語文教育入門十寶」,並由澳門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麥紫均教授帶領現場教師進行示範活動和課堂習作。 第二節「語文能力是基石」由語文童樂助理總監謝寶文女士網上授課,通過教學和日常生活影片,解釋不同年齡層的兒童語言發展,再配合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幼稚園主任李慧敏女士,於課堂上帶動教師在互動遊戲和分組討論中學習。 「語文童樂計劃」關心幼兒早期語文能力的發展,著重教師教育,以推動幼稚園優質語文教學為目標。過去舉辦的教師培訓課程深受幼教界同工歡迎,是次課程一如以往,學員的反應亦非常熱烈。計劃團隊在2021年1月至3月期間,將繼續與教育資源中心合辦本課程的第三、四節內容。   培訓以遙距及面授模式混合進行 培訓以遙距及面授模式混合進行 學員即場進行教學示範 講師與學員隔空互動 講師與學員進行分組討論 學員在小組中分享教學實例

聖大教育學院代表參加第四屆Uniservitate Global Symposium

發佈 .

2023年11月9日,聖若瑟大學教育學院的代表參加了由菲律賓德拉薩大學 (De La Salle University) 主辦的第四屆Uniservitate Global Symposium。 在這次研討會上,聖大教育學院轄下的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朱家慧代表發表了名為「Reciprocity in a School-University Partnership Project: Towards a Macau-based Give-Get Model」的研究。該研究以銀河娛樂集團基金會捐助項目「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為個案,探討了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關係中,在職幼師如何透過不同的溝通機制,有效地將他們從教師培訓中獲得的知識應用於實踐中,並達至可持續的互惠關係。  

中山大學中文系伍秋萍副教授到訪聖大交流

發佈 .

2023年9月4-5日,中山大學中文系伍秋萍副教授訪問了澳門聖若瑟大學(聖大)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教研中心),進行了學術交流,並探討了兩地合作的可能性。 伍秋萍教授提出了將教研中心目前進行的研究項目擴展到大灣區的建議和可行方案,並就數據收集方法和分析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聖若瑟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兼研究主任、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麥紫均教授對伍教授的到訪和建議表示感謝,指出教研中心正在積極尋找與大灣區內學者合作的機會,以擴展資源並提升聖大的科研影響力。 參與本次交流的還有教研中心旗下「語文童樂」計劃總監暨首席研究員、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客席副教授鄭佩芸,以及教研中心的朱家慧、吳明軒和王宇華。

聖大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參加第七屆亞洲讀寫協會年會

發佈 .

2023年2月24日,聖若瑟大學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參加第七屆亞洲讀寫協會年會。該年會由香港教育大學主辦,有超過100名學者發表與讀寫相關的研究。林家駿主教教育研究中心學校發展主任朱家慧代表「語文童樂:銀娛讀寫支援及研究計劃」團隊發表題為 ’Developing Program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to Enhance Chinese Literacy: A Macau-based Example’ 的海報。 中文是本澳主要教學語言之一,幼兒的語文能力在未來學習成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提升幼兒的語文能力,「語文童樂」計劃研發了一系列協助及強化幼兒語文學習的課程和教材。是次研究的結果印證了結合理論、研究和實踐對課程研發的重要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