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IFICA教育博覽會於2025年3月12日至15日在葡萄牙波爾圖舉行,這是聖若瑟大學(聖大)連續第二年積極參與的高等教育展會。聖大亦是中國澳門及亞洲唯一的參展大學。該博覽會吸引了來自波爾圖市超過42,000人次踴躍參與,當中包括高中生、學校輔導員、教師及有意在亞洲攻讀高等學位的研究生。 大多數參展的高等教育機構均來自葡萄牙,還有一些則來自其他歐洲國家;聖大則是亞洲唯一參展的高等教育機構。 本年度QUALIFICA首次推出專門針對碩士和博士課程以及高管培訓計劃的研究生及高管展區。由於QUALIFICA博覽會每年舉辦,成為眾大學與來自葡萄牙波爾圖市的潛在學生和高管人員交流的常設平台,而聖大在恒常展區與研究生及高管展區均設有獨立展位,旨在提供相關資訊予潛在學生。 在教育博覽會期間,潛在學生對澳門的高等教育體系以及聖大為葡語國家學生提供的獎學金機會和入學流程特別關心。同時,聖大也積極宣傳澳門獨特的文化特徵,將其定位為高端留學目的地。 參與的聖大代表團成員包括聖大駐葡萄牙代表Francisco Peixoto先生、國際事務處處長施寶娜女士和成員霍杞茵女士,以及聖大校友Francisca Matos女士,她向與會者分享在聖大的學術和校園生活經歷。 聖大由衷感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在對促進此項倡議上的支持,同時感謝教育基金提供的資助使聖大能夠參與葡萄牙的教育博覽會。 聖大研究生及高管展區資訊站
Search Results for '4'
公開講座 | 創意寫作之學術誠信期待 ——「文本再生」中的學術性之辯
講座簡介: 通過對高校文學學科專業中特有的一門課程,即文學批評(literary criticism)的分析,來探討創意寫作(特別是研究生層次)課程中對高等教育的學術共識如何在傳統的學術誠信訓練與文學寫作創作中的個性風格化之間確定落腳點。 本講座將基於以下三個假設進行探討: 學術誠信乃受過並完成高等教育者最主要特徵(所有學歷教育的組成會有多種學術誠信訓練方式); 學術誠信準則必須體現在完成的作品中(作品完成過程中的誠信主要為作者自律行為); 學術誠信共識局限於高等教育內部(學術誠信準則與判斷具有社會化的多元度)。 本討論中涉及的主題旨在促進從事高校教學工作的同仁們思考高等教育內的學術期待與社會對職業人的遵法期待兩者之間的關係。 講者簡介: 孫建榮教授現任西安歐亞學院副校長,擁有美國俄亥俄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博士學位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他曾在澳門科技大學擔任協理副校長、副教務長、國際學院院長,並兼任大學教育發展總監及教學質量督導處主任。此外,他曾任香港理工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美國俄亥俄州瑞歐戈蘭大學人文學院英語系終身教授,上海同濟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院長,並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擔任教育學博士課程兼職教授。 孫教授的研究領域涵蓋高等教育質量評估及保障機制、語言教學研究方法、學術研究方法、英語語言學、英語語用學、英語語義學、學術寫作與文學批評等。他已發表論文30餘篇,並長期參與國際及區域性高等教育質量評估工作,曾擔任美國高等教育中北部區域認證委員會諮詢員/評估員及檢查組組長、亞太區域質量網絡評估員、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專家、中國國家教育部基礎建設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認證政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及上海市教育評估協會中外合作辦學認證組評估專家。 詳情: 日期: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時間:下午6時40分 – 8時10分 地點:聖若瑟大學(青洲校舍)鮑思高禮堂 語言:廣東話 主辦:聖若瑟大學教育學院 主持:吳昊教授 Add to my Google Calendar
深化澳鄂學術紐帶|聖大校長一行訪問華中科技大學 共築人文社科合作新篇章
2025年3月12日,聖若瑟大學校長麥侍文教授率代表團訪問華中科技大學,雙方就鞏固既有合作基礎、拓展人文社科領域協作展開深入交流,並為未來深化師生互動與國際化人才培養擘畫藍圖。 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張勇慧教授熱情接待聖大代表團,並於座談會中回顧兩校合作歷程。他提及,自2024年聖若瑟大學副校長農韻淇教授率團訪問後,雙方已就簽訂校際合作協議達成共識,此次麥侍文校長親自來訪,標誌著兩校夥伴關係邁向新高度。張副校長高度讚譽聖大獨特的學科優勢與國際化辦學特色,尤其期待雙方以哲學等人文社科領域為核心,共探人才培育與科研合作新模式,同時借助聖大與葡語系國家的緊密聯繫,助力華中科大拓展國際學術網絡。兩校合作備忘錄將於3月下旬簽署。 聚焦人文對話 鏈接灣區發展 麥侍文校長致詞時,除感謝華中科大的周到接待,更強調聖大紮根澳門的學術傳統。他詳述聖大作為中西文化橋樑的使命,並分享學校與葡語系國家及歐洲學界的豐厚資源。針對兩校合作,他特別提到雙方哲學學科自2024年以來的研究進展,提議通過共同舉辦學術會議、強化學者互訪等舉措,搭建深度對話平台,攜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麥校長亦邀請華中科大師生赴澳交流,參與文化體驗與文體活動,促進兩地青年互動。 務實推進交流 培育國際人才 座談會上,聖若瑟大學副校長農韻淇教授重申對深化合作的期待,建議透過中國教育部「萬人計劃」等項目擴大學生交換規模。聖大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院長劉偉傑教授與華中科大哲學學院院長董尚文教授,則就院系層面的聯合研究與課程共建達成共識。此外,華中科大學生工作部代表羅珺副主任亦介紹澳門學生在校培養機制與特色活動,為未來雙向交流奠定基礎。 走訪校園設施 見證育人底蘊 會後,麥侍文校長一行參觀華中科技大學校史館、紫菘學生活動中心及光谷體育館,親身感受該校深厚的歷史積澱與完善的文體設施。代表團對華中科大融合學術創新與人文關懷的校園生態留下深刻印象。 關於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是中國一所頂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2024年軟科排名在大陸名列第八。該校以其在工程、醫學、理學等領域的卓越表現而聞名,是中國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
聖若瑟大學與華中師範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5年3月13日,聖若瑟大學校長麥侍文教授率領代表團訪問華中師範大學,雙方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並就未來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此次訪問標誌著兩校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邁出了重要一步,並為未來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校領導深入交流,共商合作前景 華中師範大學校長彭雙階教授對麥侍文校長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並詳細介紹了華中師範大學的辦學歷史、現狀及未來發展規劃。彭校長強調,開放是推動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學校高度重視與澳門高校的合作。澳門作為祖國的掌上明珠,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回顧了華中師範大學與澳門高校及機構的合作歷程,並期待通過此次訪問,進一步推動兩校在人才培養、合作研究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攜手為澳門特區的“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貢獻力量。 麥侍文校長對華中師範大學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並介紹了澳門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及聖若瑟大學的辦學特色。聖若瑟大學作為澳門一所具有國際化特色的高校,與葡語國家及歐洲高校保持著緊密的聯繫,擁有豐富的國際資源。麥校長表示,期待通過此次合作,雙方能夠在學生交流、學者互訪、聯合研究等方面打造協同效應,共同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他還特別提到,希望探討師範生職前跟崗研修的合作模式,進一步加強雙方學生的交流與素質提升,為大灣區及國家的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兩校簽署合作備忘錄並深入探討合作領域 在會談中,麥校長和彭校長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並就“融合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服務”等人文社科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兩校在學生交換、聯合培養、教材建設等方面達成了多項共識,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觀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與校史館 訪問期間,麥侍文校長和農韻淇副校長等一行還參觀了華中師範大學的教育學院和校史館,進一步了解了學校的辦學成果與歷史底蘊。華中師範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及教育學院的相關負責人陪同參觀。 展望未來合作前景 此次訪問不僅加深了兩校之間的了解與友誼,也為未來的合作開闢了廣闊的前景。聖若瑟大學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與華中師範大學攜手共進,共同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及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 關於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是一所重點綜合性師範大學, 2024年軟科排名在大陸名列第五十八,師範類名列全國第五,是中國最早探索“融合教育”的大學。
聖若瑟大學校長麥侍文一行訪問武漢大學 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5年3月14日,聖若瑟大學校長麥侍文教授率領代表團一行四人訪問武漢大學,受到武漢大學副校長袁玉峰、哲學學院、港澳台事務辦公室相關人員的熱情接待。此次訪問加強了兩校在哲學、宗教學及學生交流等領域的合作,並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標誌著兩校合作關係進入新階段。 訪問期間,麥侍文校長與袁玉峰副校長進行了親切會談。袁玉峰副校長對聖若瑟大學代表團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武漢大學的辦學歷史、國際交流以及港澳台學生培養情況。他表示,武漢大學一直高度重視與港澳地區的教育合作,並期待與聖若瑟大學在學術研究、師生交流等方面展開合作。 麥侍文校長對武漢大學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並介紹了聖若瑟大學的辦學特色。他指出,聖若瑟大學作為一所具有國際化特色的大學,致力於成為內地與國際社會,尤其是葡語國家的橋樑。他期待未來兩校能夠在舉辦國際學術會議、開展師生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 會談中,雙方代表就哲學與宗教學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探討。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兩校在學術研究與人才培養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未來將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兩校的學術發展與國際化進程。 會談結束後,兩校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備忘錄由武漢大學副校長袁玉峰與聖若瑟大學副校長農韻淇共同簽署,麥侍文校長見證了簽署儀式。此次備忘錄的簽署,標誌著兩校合作關係的進一步深化,為未來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聖若瑟大學將按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為指導原則,繼續秉持國際化辦學理念,積極推動與內地高校的合作。未來,聖若瑟大學將與武漢大學攜手共進,共同探索高等教育高質量創新發展之路,為兩校師生提供更多學術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關於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首批「雙一流」建設大學。 2024年軟科排名在大陸名列第九。武漢大學在多個學科領域表現卓越,尤其在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享有盛譽,是中國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
聖若瑟大學參加第六十八屆麻醉藥品委員會會議並參與非政府組織邊會活動
澳門聖若瑟大學外展課程在囚教育主任劉舒文教授日前赴奧地利維也納聯合國總部參加第六十八屆麻醉藥品委員會會議(Sixty-eighth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Narcotic Drugs),為期五天的會議從三月十日至三月十四日。來自一百多個成員國、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超過二千名代表參與,討論國際毒品管制和相關政策的實施情況。此外,本屆會議共舉辦超過二百場邊會和展覽活動,聖若瑟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劉舒文教授隨同澳門特區政府以及澳門社會服務機構同工參與多個非政府組織邊會活動。 [圖左三:社會工作局廳長鄭耀達; 圖左四司法警察局副局長蘇兆強;圖右三職務主管李瀚妮; 圖右四社會工作局處長區宏添] [圖左一:澳門戒毒康復協會(ARTM) 主席 Augusto Nogueira; 圖中間:ARTM 代表 ; 圖右ㄧ、二澳門基督教青年會(YMCA) 代表] 其中,聖若瑟大學於邊會活動主題-家庭在毒品相關議題上的重要角色:轉變支持和倡導,應邀分享 「教育如何開啟重返社會的路徑:家庭參與的角色支持在囚教育的外展課程 」( Families as Active Actors in Drug-Related Issues: Transforming Support and Advocacy,)議題做專題介紹。同時,與會來自其他國家的非政府組織,包含挪威、義大利、英國、以及美國的專家、前線工作者以及倡導者等共同討論針對以家庭為核心對物質濫用者的預防、治療、康復中的作用。 借此機會,劉教授也展示外展課程在囚教育及其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對接,顯示了教育如何推動社會變革。聖大在囚教育外展課程為在囚人提供大學課程,幫助他們重返社會。目前,外展課程提供的科目皆根據校內社會工作學學士學位課程以及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習計畫而安排,為學生提供適切指引和鼓勵是這個學術課程的重要組要組成部分,這樣在他們刑滿釋放後,便能在社會各界及不同組織的支持下順利融入社會。 在邊會的分享中,劉教授冀望社會能繼續外展課程在囚教育的學員提供不同的就業機會,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讓他們能夠安心完成學業。同時在會議上,劉教授亦提及外展課程在囚教育需更加優化與澳門政府和不同持份者的合作。在囚人重返社會,包含正式走入校園,不僅依靠學校的資源,更需要政府和民間組織的支持,提供相關的工作和實習機會。最後,持續以證據為基礎的實踐方法和研究的作用,以支持康復青年和家庭獲得更好的結果。
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與澳門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簽訂學生交流協定
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與澳門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於2025年3月正式簽訂學生交流協定書,旨在促進學術合作,深化雙方關係。 此合作源於2024年10月22日,澳門聖若瑟大學宗教研究及哲學學院劉偉傑院長親自訪問輔仁大學天主教研修學士學位學程,進行辦學交流。雙方達成共識;訂定學生交流協議,未來將提供學生互訪機會,促進學術與文化的互動,並象徵著兩所學院之間的合作邁向新里程碑,期待未來能夠為雙方學生帶來更多學術與文化交流的機會。
二零二五聖大就業展助學子升學就業
為推動青年學子就業及尋找工作機遇,由聖若瑟大學主辦,澳門基金會贊助的「二零二五聖大就業展」於三月二十日在本校青洲校區舉行。是次活動吸引三十間企業及機構一同參展,並提供過千職位供學生及校友申請,旨為幫助學子更好了解本地及國內外就業市場,助力學生未來職涯發展。 就業展於上午十一時在聖若瑟大學(青洲校舍)花地瑪百年顯現紀念堂揭幕。活動嘉賓包括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學生廳陳旭偉廳長、勞工事務局就業廳林明波代廳長、葡中工商會澳門分會區偉時理事長、澳門大灣區人力資源協會何嫣芳會長、聖若瑟大學副校長農韻淇博士以及本校教職員、各機構代表等出席。 開幕式上,聖大商學及法律學院院長劉鈺馨教授與葡中工商會澳門分會區偉時理事長,兩位代表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此次合作象徵本校與業界攜手推動學術與業界合作的共同願景,進一步促進與業界的互動,為學生提供更多實務經驗和就業機會。 活動中,本校向各位代表贈送紀念品,並由聖大校友袁愷程設計。她畢業於聖大時裝設計學士學位課程,畢業後持續把熱情延展至創業,紀念品象徵著創意、創新以及追求夢想的熱情,以此啟發參與學生在探索職業道路時所秉持的價值觀。 本年度參展機構所提供之職位申請,分別涵蓋銀行、金融、教育、餐飲、酒店及人力資源等各大範疇。同時設有職涯探索任務,鼓勵學生主動與僱主交流,有助參與者了解本澳就業事場實況。就業展中參加者亦可於展會尋找工作,同時透過攤位投遞履歷,為學生提供機構資料和職位空缺詳情等最新相關資訊。聖大致力構建平台,協助學生、校友以及機構緊密聯繫溝通合作,助力青年為夢想奮發,邁步前行,開啟未來就業新篇章。 聖大就業展系列活動講座 為進一步助力學子掌握最新就業資訊,聖若瑟大學亦於三月十四日特辦以青年就業服務及就業專項計劃介紹為題講座,邀請勞工事務局、新濠博亞以及美高梅企業代表共同主講。內容以涵蓋澳門就業市場現況、青年就業支援服務、專項就業計劃介紹等,旨在為學生提供實用的就業指導與未來職業規劃建議。而在三月十八日則特邀司警局以職業發展方向為題,並向學生介紹當局二等刑事偵查員的招騁內容以及分享實踐案例,透過「高校畢業生招聘講座」,鼓勵青年思考透過職業選擇,找到自我使命感,實現人生價值服務社會。
聖大校對或編輯服務
想提升或改善你畢業論文的英文質素? 聖大英語語言中心為提供學術論文校對及編輯服務,對象為學院成員及研究生。 申請校對或編輯服務步驟: 校對和編輯服務在 USJ 素貿保證指南(3. 12. 4. Proofreading and Editing in USJ)中有詳細描述,登入 USJ 帳戶後立即下載和存取;將幫助您了解流程、不同程度的編輯和校對以及所需的成本和時間。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或需要直接諮詢,請隨時與我們聯繫,根據您的個人需求提供更詳細的信息,並針對實際文件進行初步評估及提供建議。 請點擊以下連結以獲取資訊並進行初步諮詢: English Proofreading and Editing Enquiry >
聖若瑟大學於第四十四屆澳門綠化週展示環保舉措
聖若瑟大學(USJ)很榮幸地參與了澳門綠化週,與市政署(IAM)共同提升公眾對環保的意識並推動可持續發展。本次活動於2025年3月15日至16日舉行,為聖若瑟大學科學及環境研究所(ISE)提供了一個展示其綠色倡議並提高公眾對關鍵環境問題認識的機會。 此次展位由Karen Tagulao教授協調,並得到了聖若瑟大學圖書館、來自設計與建築、傳播與媒體以及教育學院的生命科學課程學生、各學院的學生大使以及科學及環境研究所的教職員和學生的支持。展位上設有引人入勝的展示內容,包括: 濕地與紅樹林保護——展示沿海生態系統的重要性。 微生物與淡水生態系統——探索微藻的奧秘。 海洋可持續發展——宣傳海洋保護的重要意義。 通過遊戲、展覽以及專家的專業見解,各個年齡段的參觀者都有機會加深對生態系統和可持續發展挑戰的了解。 今年綠化週所獲得的積極回響,反映出社會各界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責任的日益重視。在“傳承愛綠,共建美好城市”這一主題的引領下,本次活動成功地推廣了生態保護和管理的理念。 特別感謝市政署(IAM)的邀請,也感謝所有前來參與的參觀者。聖大期待繼續為建設一個更綠色、更可持續發展的澳門而努力!